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4-09-13 10:24:02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室内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培养在教室内外活动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

3、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与幼儿对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教室是我们学习、游戏和进餐的地方,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教室内外还可能隐藏着很多危险哦!大家想一想教室内外会有哪些危险呢?

(2)幼儿思考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2、幼儿看书,引导幼儿了解教室内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师:请小朋友打开书,看看教室内外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安全呢?

(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后回答。

(3)教师:谁能告诉我,书上都画了些什么?它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4)教师指引幼儿看书,并指导幼儿区分行为的对与错。

(5)请幼儿动笔操作,在幼儿用书上将对的行为画勾,错的`行为画叉。

3、教师带领幼儿情景表演:教师安全我知道。

(1)教师:现在我们来做情景表演,我来出题,你们来表演。要记住你们表演的一定要是安全的行为哟!

(2)教师请幼儿分批表演,如小朋友收拾玩具时应该怎么做?在走廊上自由活动时应该怎么做?如厕时应该怎么做?等等。

(3)表演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并表扬表演好的幼儿。

4、教幼儿认识安全标记。

(1)教师:老师做了许多安全标记,这些安全标记都是用来提醒小朋友注意教室内外安全的。谁知道这些标记都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2)幼儿根据图意猜测并回答。

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兴趣观察月亮,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

2、知道天黑了,宝宝要学着自己睡觉。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月亮、了解基本的生活规律

材料准备:月亮变化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说说晚上发生的事情

·学做爸爸妈妈,跟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

·讨论:到了晚上,太阳回家了,谁会出现在天空中呢?

二、观察月亮的`变化

·在各种图形中找月亮。

·月亮有什么不同的模样?

·观察弯弯的月亮

1、想象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2、儿歌小结

·观察圆圆的月亮

1、想象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2、儿歌小结

三、会变的月亮

小结:月亮是会变的,从圆到弯,再从弯到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来源

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洗很长时间都不出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对肥皂泡爱不释手,有时还喜欢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黄家祺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玩具,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这下孩子们更是乐开了花,他们还兴奋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阳啊圆圆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气球……”我结合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和对泡泡的想象创编了生动有趣的儿歌,生成了这次欣赏活动。

准备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过程

一、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欣赏儿歌

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气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常见,本节课利用气球,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以趣味的方式加深对颜色及形状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充分展示幼儿对色彩的感受。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难点: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喜欢的气球。

活动准备

1、教室内环境布置《用彩色的气球把教室装饰起来?》

2、白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玩气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教室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哇,这么多的气球你们喜不喜欢?你们去玩吧……(幼儿自由玩气球)

基本部分:

1、幼儿找喜欢的气球、一起幼儿对色彩的认识。

教师:“这么多花花绿绿的气球,你们喜不喜欢?现在找一个你喜欢的气球给你的小伙伴说说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找气球,教师个别提问)

2、集体玩游戏《气球跳跳跳》

教师:“咱们一起开玩游戏《气球跳跳跳》看谁的气球跳的最高。

幼儿念儿歌:“大气球,真好玩,有黄的,有红的,有蓝的……跳一跳,拍一拍,我的气球真好玩。”

3、游戏过后,请幼儿回到座位上,一个一个到前台来告诉大家自己手里拿的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4、幼儿画画

教师:“花花绿绿的气球这么美,我们想办法把它画到纸上好吗?” 教师指导幼儿画画……

结束部分: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1、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接受的还算可以。

2、在幼儿自己画画的时候班内大部分幼儿还需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想象力不是特别好,以后应加中重培养。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