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小主人教案2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健康小主人教案2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健康小主人教案20篇1活动来源:
一天早晨,东东妈妈九点多钟才带东东来幼儿园,原本开朗、外向的东东见了我不但不打招呼,反而藏在妈妈身后,说什么也不愿意进班。东东妈悄悄告诉我:“昨天晚上,东东做了个噩梦,说是梦见了一个怪兽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踩死了。东东哭闹了很长时间才勉强入睡。今天说什么也不来幼儿园了,总是说害怕。”东东的情况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做了噩梦不愿也不敢再睡觉的情景,几天之内一想起噩梦还心有余悸,总也忘不了。还有一些幼儿怕蛇、老鼠、青蛙、蟾蜍等这些小动物,每次见到这些小动物都会吓得大惊失色,失声尖叫。由此,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尤其是幼儿时期经验缺乏,或者受到过不良的暗示之后会更害怕,甚至这种恐惧会持续一生。怎样有效地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呢?我认为要从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着手,让幼儿逐渐地消除恐惧,变得勇敢。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脱敏训练使幼儿认识到变勇敢的方法。
活动准备:绘画纸;蜡笔;垃圾筒或纸箱。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老鼠。觉得好害怕呀!老师最害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二、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害怕的事情或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幼儿轮流发言,互相讲解过去的经历,教师注意倾听。
三、教师提问。 “害怕好不好?这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吗?“你们想不想变得勇敢?”
四、师幼讨论。 “怎样才会变得勇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多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某些小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2、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最勇敢!”
3、害怕时,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
4、勇敢地把自己害怕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五、绘画活动
1、利用绘画纸和蜡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情。
2、画好后,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问:“咱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心得体会我不怕!”。反复数次。
3、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排好队,前方放置一个垃圾筒或大纸箱。
4、幼儿将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包在纸里头。然后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该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纸团丢进垃圾筒或大纸箱,让幼儿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个幼儿都投完为止。
六、老师组织幼儿说一说:“现在自己还害不害怕?”分享活动前后的心情改变。
活动延伸:
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掉在地上的纸团及垃圾筒或大纸箱。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的开始,我首先问幼儿:“你最害怕什么?”结果我发现约有1/3的幼儿出现了害怕和怯懦的表情,全班的孩子都鸦雀无声,无人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这个问题刺激了孩子们的心理。我马上用一种轻松的略带自嘲的语气讲了自己害怕老鼠的事情,听完我的故事,孩子们的神态一下子放松了。接下来很多孩子讲了自己害怕的事情,他们的心理负担己减轻了一半。画出自己害怕的事物,包在纸里投进垃圾箱,扔掉恐惧,许多孩子都感觉这像是真的'一样,我可以从他们轻松的神态上看出来。最后,我感觉到孩子们变得坚强勇敢了,对自己过去害怕的那些东西也都不怕了。这次教育活动达到了预定的活动目标。
活动评价:
本次教育活动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引导幼儿进行了一次克服恐惧、使自己变得勇敢的心理训练活动,效果很好。教师从提问开始,一步步引导幼儿交谈、游戏、绘画等,都围绕着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变得勇敢的目标来进行,整体教育活动环环相扣,顺畅自然,有效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涵。
首先,教师的教育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她从一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了很多幼儿都存在的问题,于是萌发了本次教育活动。其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采用了系统脱敏的训练方法,通过让幼儿讲述自己害怕的经历、做游戏、绘画并把自己所害怕的东西抛掉等方法帮幼儿逐渐克服害怕的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注意教给幼儿一些切实可行的克服恐惧的方法,例如自我暗示、大声喊、取得的支持等,使幼儿从活动中得到了启发和收获。
教师还可以多启发幼儿认识一下各种事物的本来面貌和令人恐惧的原因,从根本上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还应该注意家园合作,发挥家长的力量,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暗示和影响。
幼儿园健康小主人教案20篇2[活动要求]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4、录音机一台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
(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 ……此处隐藏14813个字……
他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他们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哥哥小时候玩炮仗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真后悔。
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小姐姐说,前几年他们家里发生火灾,身体烧坏了,眼睛也烧瞎了。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危险。你们一定要记住爸
(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你们知道哪些事儿是危险的'吗?
不能玩火,要烧起来的,人会烧伤,房子也要烧掉的。
发生火灾的时候马上打110救火,人要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我们不能一个人玩炮仗、会发生危险的。
不能从高的地方往下跳,会摔坏的。等等)
3、观看视频3,继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明明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拄着拐杖?
(明明说,有一次,爸爸骑摩托车带明明和妈妈出去玩,遇上了车祸,
爸爸、妈妈都去世了,明明的腿也断了,再也站不起来了。)
师:明明告诉我们什么?
视频:小朋友,我本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然而现在我却变成了孤儿,我现在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双腿,而是没有了父母的关爱,没有了家的温暖。你们提醒爸爸、妈妈外出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师:听了明明哥哥讲的话,你们会怎么做呢?
师:马路上车辆很多,一不当心就会发生危险,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要
注意安全。
4、看视频4,
(1)张海迪阿姨人残志坚,坐在轮椅上看书、读报、写文章,自学成材。
(2)歌手郑智化自强不息,成为家喻户晓、大家喜欢的歌唱家。
(3)残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勇夺冠军,走上领奖台。
师:小朋友,看了这三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身边的事。
5、看录像片5,社会各界关心帮助残疾人。
警察叔叔搀扶盲人阿姨过马路。
几位小学生为手拿地图的聋哑人夫妇指路。
师:现在社会上都很关心、帮助残疾人。
6、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来听听大家喜欢的歌曲《爱的奉献》,互相说说今后怎样对待残疾人。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不足的是课前应该发动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访残疾人家庭,让幼儿有机会与残疾人一起接触与交流,有一定的感受时间,幼儿积累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效果也会更佳。培养幼儿正确的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应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所以我想接下来应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进行一次《爱心行动》,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变为幼儿的行动。
幼儿园健康小主人教案20篇21设计思路及理论依据: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而幼儿不是被动的保护者,所以就要求教师应该把安全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幼儿逐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电对于幼儿来说是神秘的,所以幼儿总想去弄明白在生活中看到插线板的时候,许多幼儿总会好奇的去摸摸。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述深奥的道理,进行枯燥的说教,幼儿是难以理解,有的反而想以身试“法”。为了让幼儿明白电的危险性,认识有电危险标志设计了本次活动。
教学实施策略: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运用故事教学,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认识到点的危险性。
3、多媒体教学,使幼儿保持较高的热情。
4、让幼儿自己回忆,找找的方式加深对有电危险标志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安全用电,学习自我保护技能。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有电危险”标志10张、课件、故事《会“咬人”的电》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小松鼠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来猜猜他是谁吧?(尾巴像把伞,住在森林里,喜欢蹦又跳,爱吃小松果)
师:“看看他是谁,哦,原来是小松鼠,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那小松鼠今天也带来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2、听故事了解电插座、插线板。
提问:蹦蹦想看电视她是怎么做的?
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哦,妈妈说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
3、出示课件。
那电插座是什么样的呢?
师:“看,这就是电插座,还有一种叫插线板,它有一根长长的电线,能够移动,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更方便的使用电。那他们的脾气也很大,如果不小心把小手指插到它的小洞里,就会发生很危险的事情,被电到。师:“那小朋友我们怎样提醒大家不随便乱碰电插座呢?”
4、认识标志“有电危险”标识。
师:“你们见过吗?是什么形状颜色的。
小结:三角形,黑边黄底色,中间有个像闪电样的小箭头。
这个标志就叫“有电危险”。
5、寻找生活中的电插座,了解标志的作用。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些地方会用到它(课件)哦,原来家里那么多地方会用到“有电危险“的标志。
6、看一看我们教室里哪些地方还会用到这个小标志呢?
7、总结谈话:小朋友自己不能碰电插线板,更不能把手指或金属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园健康小主人教案20篇22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知道蚊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2、引导幼儿要讲卫生,爱清洁。活动准备:图片:小明生病了、挂图《蚊子叮人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明生病了引导幼儿思考:小明为什么生病了?
二、出示图片《蚊子叮人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被蚊子咬了会怎样?教师介绍小明生病的情况。
三、启发幼儿讨论:蚊子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了解蚊子喜欢生活在脏、乱、臭的`地方。如:垃圾堆里、地上、脏水中等
四、以竞赛的形式,让幼儿懂得怎样才能作健康娃娃?
1、不去脏、乱、臭的地方
2、每天出门要涂驱蚊的药水。
3、出门要穿长袖长裤。
4、家里要清洁,喷洒杀虫剂。
五、请小朋友一起总结,并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小明为什么生病了(预防登革热)
文档为doc格式